• <bdo id="eca2e"><center id="eca2e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bdo id="eca2e"><center id="eca2e"></center></bdo>
    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工作动态 >

    聚焦资源环境 服务“一带一路” ——《“一带一路”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》出版

    时间:2023-01-29 11:18 | 来源:中国地图出版集团 | 作者: | 点击:
      近日,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爱农研究员主编,郭华东院士担任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的《“一带一路”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》,已由中国地图出版集团出版。
      南亚位于亚欧大陆南部,幅员辽阔,共包含8个国家,其中有5个国家与我国在陆上接壤。南亚具有复杂的地理环境和多样的生态系统,且普遍面临着生态环境脆弱、资源禀赋退化、自然灾害多发等问题,这给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实施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带来了巨大挑战。在此背景下,中国科学院、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利用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“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”等重大科研项目的最新科学数据及相关研究成果编制了《“一带一路”南亚资源环境地图集》(以下简称《图集》)。2020年《图集》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资助。
      《图集》以地图为主要载体,结合影像、照片、图表、文字等多种形式,呈现了丝绸之路、南亚地区、南亚国家以及南亚相关经济走廊(中巴、孟中印缅和中尼印)的自然环境、资源禀赋、灾害特征、社会经济、节点城市等内容。《图集》由4章组成,采用中英文双语。第一章(序图)展示了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脉络和“一带一路”总体空间轮廓,以及南亚地区概况;第二章以南亚地区为主体,展示了区域自然环境、自然资源、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等专题信息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;第三章分别介绍了南亚各国的基本情况、自然资源、宏观经济、世界遗产,并展现了南亚各国首都城市环境遥感信息;第四章(南亚经济走廊图组),具体介绍了中巴经济走廊、孟中印缅经济走廊、中尼印经济走廊的互联互通、资源禀赋、环境风险、宏观经济、重要节点城市等,突出了廊道区位、互联互通基础设施、重要工程项目、工程投资与产业园、工程建设进展,以及生态风险、灾害风险等特色专题,注重其实用性。
      《图集》汇集了南亚区域近10年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科学数据,以多源遥感大数据为主要资源,通过数据特征提取、时序变化分析、综合模拟等方法,基于综合制图手段完成了时空数据可视化呈现;采用多尺度、多层级、多专题的表达视角,展现南亚复杂多变的资源环境现状及发展趋势,实现了从状态描述到规律分析,再到风险评估的知识集成。



     
      长期以来,我国聚焦境外资源环境的专题地图集较少,不利于我国深入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。《图集》紧随“一带一路”倡议,开展了卓有成效的资源环境研究和综合制图,形成我国首部系统描述南亚地区及域内经济走廊的地图作品,填补了此类文献的空白。
      《图集》内容丰富、设计新颖、装帧精美,集科学性、艺术性和实用性为一体,对于科学认知南亚地区及域内经济走廊的社会经济生活、资源环境现状、生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风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;为中国—南亚的多边交流合作、经济建设发展、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进提供了科学支撑;也将在其他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、规划决策、全面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
    初审:刘向祎
    复审:于国宏
    终审:芦仲进

     
     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首页 | 集团邮箱

    Copyright ? 中国地图出版社 2010-, All Rights Reserved

    京ICP备05030716号-1 网出证京字第02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8235号

    黑大粗大拔不出来
  • <bdo id="eca2e"><center id="eca2e"></center></bdo>
  • <bdo id="eca2e"><center id="eca2e"></center></bdo>